14 事有蹊跷-《如梦春山》


    第(2/3)页

    这些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人,掌握的资源固然多,但面临的风险同样大,有时候一个决策失误就导致一辈子填不上的债,所以急需靠一掷千金来向外人证明自己的财力。

    所以,大佬们穿随便一点就被怀疑资金链断裂,哪怕身后是欠债几十亿的大窟窿,也得鲜衣怒马挥金如土,硬撑着把面子绷足了。

    现在竟然让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去给一个最底层的工亡工人下跪?这样的要求简直匪夷所思,带有人身侮辱的性质不说,还是在变相地宣布——我们公司不行了,小小的工亡事件都搞不定,广大机构赶快做空我们的股票吧!

    所以卢含章才会评价死者委托的律师的所作所为,不符合那个律师一贯的行为准则,反而更像是在为难企业

    而能让一个成熟且爱惜自己羽毛的律师违反自己的原则,做出让同行们哗然的事,显然需要付出极高的对价。

    这是有人在搞事,至于搞事背后的目的,不知道是否和这一次莫春山被举报的事件有关。

    何莞尔这头得了消息,刚拿出电话想打给林枫,好巧不巧铃声响起,屏幕上出现林枫的来电显示。

    她愣了一愣,接起电话刚喂了一声,就听到对面林枫声音微凛:“监听那边有了动静,我们录到了莫春山办公室里的一场会议。”

    林枫所说的会议,是在下午六点左右监听到的,时长一个多小时。不过何莞尔接到电话赶过去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了解到会议的内容,原因是监听器接收到的声音太弱。

    四天了,还能监听到莫春山办公室的声音,说明这东西确实如林枫所说的质量杠杠的。只可惜莫春山很少在公司,就算在也很少有人去打扰他,无非就是才嘉或者孟千阳简短的汇报和请示,基本没有价值。

    但监听器也似乎没那么神,比如这一次的会议是在莫春山办公室里的小套间里,返送回来的音效就非常差劲,必须经过技术手段处理才能达到人耳能辨析的程度。

    何莞尔过去的时候,陈清正在处理音频,试图还原到能听清的程度。

    “你不是说方圆十米的声源一网打尽?”何莞尔对着林枫抱怨。

    “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办公室有多大!”林枫翻了个白眼,比划着,“办公室里面还有个套间,加起来一百多平米,比我家还大!真是骄奢淫逸的资本家!也还好套间门没有关上,监听器能发挥作用,要不然你想听还没得听呢!”

    趁着陈清处理音频,何莞尔三言两语将晚上从卢含章那里得来的信息告诉了林枫,重点说了吕俊杰的奇怪表现,以及怀疑工亡事件与匿名举报事件,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个团体的手笔。

    林枫很惊喜:“也就是说从这条线反查,说不定可以揪出谁是举报人。”

    何莞尔点头:“如果能够从这些线索里找出谁是举报人,因为他的匿名举报行为、煽动家属闹事、扰乱公司经营秩序,你们要申请得对这样一个人进行拘留盘问,将会比从莫春山那里下手容易得多。有了第一手的资料,总比我们在外围摸爬滚打来得快。这样,就能很快知道莫春山到底是不是卓安然。”

    林枫摸着下巴笑眯眯,给何莞尔比了一个赞的手势。

    漫长的等待后,等陈清递了两个耳机过来,何莞尔迫不及待扣在头上,进入了工作状态。

    然而经过处理的人声有一些失真,还有轻微的但让人莫名烦躁的杂音,刺得耳膜隐隐作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