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张钧说道:“道家宗师葛洪引用某本已经失传的上古典籍最开始提出这三种概念。 成仙、不死一共有三种法门,最上层的法门是,白日飞升成为天仙。 中层法门是巡游名山成为地仙,最下等的法门是死后蜕变,成为尸解仙!” 《抱朴子-卷二》中记载这句话,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当年最出名的秦始皇生前各种做法也是按照这三种逻辑来渡自己成仙。 一:出海寻仙、二:五次巡游、三:修建陵寝! 正好对应了一:求取仙药成天仙、二:寻访名山成地仙、三:先死后蜕成尸解仙! 秦始皇当年想的是,五十岁大限之前若能寻得仙药,则是最佳! 不管成天仙还是成地仙, 那都是长生不老永世大秦始皇帝! 但若找不到,则退而求其次,还有一座巨大的帝陵。 那座帝陵也可以保自己不死的第三种法门。 而什么是尸解仙? 其实是道家,或者说最原始华夏信仰。 它认为灵魂和肉体,这是两分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最高级的成仙方法,是运用行气、吐纳、仙草、灵药等等,各种方式, 以求让灵魂和肉体一起成仙。 也就是里通常所说的炼气、筑基、金丹、元婴这一套…… 这是最上乘的成仙方式,肉身成圣。 成仙之后还跟现在一样,肉体、灵魂具在!成天仙后坐立云端,遨游天下,长生不死,肉体灵魂不死不灭! 次一等的境界,也就是地仙,肉身并非永生不死,只是阶段性的返老还童,届时地仙一成,他将驮着灵魂,生活在一个衰老很慢很慢的肉体当中。 最次一等的境界,肉体死亡,叫做尸,但如果死亡前后,采用了某种法门。 那么灵魂就会想昆虫一样,如蝉! 在肉体之中尸解、蜕变、飞升。 最终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即灵魂不灭,意识永在。 秦始皇运气不好,前两种这苦求不得。 大概率只能选择最后一种,也就是如今的秦皇陵。 张钧简单说了一下道家概念之中的尸解仙。 考古队的队员听完之后,大受震撼。 想不到还有这种说法。 这时,考古队里有队员问道:“天师,那这尸解仙,有人成功了吗?” 光是有尸解仙这个概念还不行,关键还在于,有没有人成功? 张钧略微思索一下。 “有。” 这个…… 还真有! 张钧看向王教授:“王教授,你是考古教授级的专家,天水放马滩秦简出土之后,里面一个关于魏人丹的故事,想必应该了解吧。” 王教授听天师提起这个,他也是猛然想起来。 而后点点头。 王教授说道: “86年的时候,龙国文物保护局对放马滩古墓葬群的13座秦墓和1座汉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出土文物400多件,其中有战国秦木板地图、竹简和西汉初期纸绘地图等重要文物。 其中一号秦墓出土的461枚竹简,以其时代早、保存完整于1994年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引起了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的关注。 在这461枚竹简里,都记载的是秦始皇刚刚即位秦王以后的故事,这当中,记载了这样一篇故事,名为《丹》!丹的故事独占这461枚秦简之中的7支竹简! 这故事发生在秦王政八年,也就是秦始皇20岁的时候,在《丹》篇中记载,说当时有一个魏国人,名为丹,他因为伤人而羞愧自裁,但死后三年,他复活了。 为什么能复活?是因为冥界认为他罪不至死,特例让他的灵魂重新回到了肉体之内,最开始,由于死亡三年,肉体损毁,丹的行动并不方便。 但慢慢的,过了一段时间,丹的肉体渐渐恢复,也就跟正常人一样没什么两样了。” 听着王教授讲的这记载于出土秦简之中的故事。 考古队里人大惊,还有这种事? 多少有点离谱了。 但考古队里还有人觉得不对,说道:“教授,可就光这一个故事,也说明不了什么吧,甚至,这听上去就像是一个志怪故事一样。” 王教授:“秦简中记载,当年魏王听说丹的事情之后,亲自召见过此人,此人身上,却有尸斑,以及全身腐烂严重,但数年后,恢复如初。” 张钧说道:“这些竹简里的故事,反应了秦时的思想,也至少说明了两样事,第一,就是尸解仙确实可以复活,第二,尸解仙复活需要完整的肉体。 马王堆里挖掘出的那一具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的尸体,也是千年不腐,为什么要特意如此完好保存一具尸体? 就是因为辛追夫人,也是一具尸解仙!包括秦皇嬴政,帝陵之中被灌注大量水银,水银保肉身不腐,秦始皇,也是以尸解仙复活。” 黄皮子冷笑两声,继续说道:“那什么辛追夫人和秦始皇得到的尸解仙方法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这墓中,唐武帝李炎和陆道客当年得到的尸解仙方法却真的很! 这两个家伙用十年时间,从商周霍国国君墓里得到的仙葬仙人的传承之中找到了成尸解仙的真正方法,并且收集齐了尸解仙所需要耗费的所有材料,改造了这霍国国君的墓穴,在这墓穴之中成仙。 对外则是称唐武帝李炎为服食方士所炼的金丹,性格急躁,疾久未平而死,葬于端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