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又不是嫁不出去。 只要到长安走一走,想嫁的话,有个男人肯定会娶她。 因为这个世上,他们是最懂彼此的人。 就算是张晴子,在这方面也不如她。 青青喝了七坛酒,这层楼还有两桌人未散。 其中一桌三个粗壮的汉子不时往她这边打量。 她毫不在意,深夜里孤身一人饮酒,半醉半醒,正是痛快的时候,稍稍有些寂寞,来几个厮杀一场,倒也酣畅淋漓。 但是直到她提着最后一坛酒离开酒楼,那一桌三人也不曾过来骚扰一番,实在是扫兴极了。 那三人也不是头脑发昏之辈,一名女子孤身在深夜里饮酒,毫无顾忌,没有一身好本事,谁信? 城墙边上的箭塔,也是瞭望塔,她坐在塔顶,面朝夜空,眯着双眼,舒服地挪了挪身子,再翘起腿来,抖了抖脚丫子。 心里忽然有个感觉,叶云生这两天就会回来了。 ………… 母女俩人都安葬在了他的院子里。 布老头将屋子里里外外都收拾了一遍,然后离开了隆中。 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出过隆中了。 天空下着微微的细雨,他在汉水岸边的一座古亭中等了半日,乘上了一只小舟。 他未带行囊,一身粗布衣衫,旁人瞧来,不过是个落魄的老头。 那一座安静悠闲的,建在田垄边上,群山环抱之中的院子,离去的时候,他只带了一根用来支开窗子的木棍。 拄在手里,像是一根拐杖。 这名撑舟的汉子一路顺流而下,来到襄阳附近的码头。 撑舟的汉子将小舟交给码头上的一人,便不管这操业的家当,领着布老头一路走出码头,经过一个村子,拍了拍其中一户人家的门。 门里的人出来一看,先是骂了一句,嫌这人找上门,没什么好事,再定睛一看,认出了布老头,连忙跪下行了个大礼。 过了会儿,这人与船家一人提着一根短棒,出门去了。 留了布老头一人在屋子里。 桌上有一坛酒,布老头摸了摸腰,缓了一会儿,眨了眨浑浊的双眼,从桌上提着酒坛,倒在一只酒碗里,喝了。 过了两个时辰,那两个人回来了,跟布老头嘀嘀咕咕说了一阵。 布老头歪过头看了看,一个衰弱的老人的眼神,了无生机,昏昏沉沉;就这样一个眼神,那两个人浑身都抖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