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次,难得惠及的还有底层小官儿,大家都十分欣喜,尤其对于文官儿来说,夜读什么的,有个这么亮的灯,看书方便多了。 所以没几天,就有不少文人,来唐家和财政阁的店铺询问有没有磊落灯。 唐时锦也没二话,直接开了预售,提前买比之后买要便宜三成,也就是说七折购买。 虽然预售什么的没听说过,但是她的信誉杠杠滴,这些人也不怕她赖帐,立马就交钱预订上了。 起初没做多少样,只做了大肚子手提款,和摆放的火炬款两种样,大肚子又分了大小两种,价钱都不贵,因为赢利点主要是后续卖油。 也因为样式少,所以也没单独开店,直接放进了瓷器坊去卖,这种东西是刚需,来买的时候,没准儿还能顺带卖些瓷器。 唐时锦跟章应问道:“这事儿,等正常运转起来,就可以放手交给他们去做了,你挑合适的人手放过去。” 去年年底的时候,章应问连升两级,整个人都意气风发,连声答应,一边又问:“是要下官去做别的吗?” “是,”唐时锦道:“这是个麻烦活儿,短期难出成效,我也不知道具体要怎么做,沉住气,慢慢来吧。” 章应问道:“是。” 做什么呢?做眼镜。 因为这年头照明不好,书的字迹又小,所以近视的不在少数,朝臣也都有不少老眼的,唐时锦刚弄出玻璃的时候,就弄出了拿在手里的放大镜,可以用来看书,但眼镜是早晚要做的,但这属于她的知识盲区,她只知道最基本的视力表。 据说视力表之所以用e字,是可以测试散光的,但视力表是按什么标准弄的,以及什么瞳矩散光等等数据吧,她都一知半解。 所以她只把她知道的写了写,其它的都需要他去慢慢研究。 相比之下,镜框什么的,反倒是最简单的了。 章应问垂着头听完,接过她写的细看,又细问了几句,这才施礼退下。 毕竟是年初,也就前后脚的工夫,售卖各地工艺品的“大庆物华阁”也开业了,东西还会陆续的补充进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