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过寿-《农女的锦鲤人生》


    第(2/3)页

    “他有啥好看的,你们带两筐大枣儿过去就成了。”秦老爷子面色一沉,不见方才的高兴。

    秦笑笑看了看神色焦急的苗老太,故作气愤的说道:“爷爷,您还是去吧,三叔太不像话了,您辛辛苦苦供他念书科举,他就只想着下放到地方搏功绩,您正好过去把三叔凶一顿,让三叔改变主意,老老实实呆在翰林院,就这样平平淡淡过一辈子!”

    秦老爷子一听,眉头纠结到一起。

    八年过去,秦河早就不是翰林院小小的从六品编撰,而是成了正五品的翰林待制。官阶上去了,公务自然也多。除了年假那半个月,他几乎没空回青山村。

    前阵子李莹然带孩子回来看望秦家二老,还带回了秦河年后可能会下放的消息。这次外放秦河主动向吏部提出的,如果吏部没有意见,明年他就得携家带口离京了。

    “老头子,咱们确实得劝劝老三,这事儿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苗老太年纪大了,就希望儿孙待在自己身边,至少能时不时的看到,于是劝说起秦老爷子来。

    “爹,老三确实不像话,待在翰林院平平稳稳有啥不好,干啥非要往外跑。”赵草儿也急忙出声,迫切的希望公公能够阻止小叔子。

    她的想法很简单,只要秦河待在京城,她能时不时的过去捞点好东西,或是帮娘家侄子讨个好差事。这人要是走了,以后再想这么干就难了。

    秦山等人没有表态,他们觉得秦河待在京城有待在京城的好处,外放也有外放的理由,不会劝走也不会劝留,一切全看秦河自己的意思。

    秦老爷子沉默了一会儿,问小孙女:“你想让你三叔留下?”

    秦笑笑稳的很,眼睛都没眨一下:“三叔都是当爹的人了,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不是我一个晚辈能置喙的。不过爷爷不一样,只要开口三叔定会乖乖听话。”
    第(2/3)页